发布时间:2018-07-13 流浏览次数:
本报讯 7月11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18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议发布了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创新实践案例,以及《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白皮书》。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等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各基础电信企业相关负责人和部分互联网企业的主管人员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言。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张新在论坛上指出,目前,全国多层次、立体化技术防范体系初步形成,通讯信息诈骗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与此同时,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诈骗方式更加隐蔽,技术对抗日趋激烈,极大增加了诈骗治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就纵深推进防范打击工作,张新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做好防范打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狠抓落实,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各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责任落实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拧紧责任螺丝,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三是加强创新,进一步提高技术防范能力。要加强政企间的数据共享和系统联动,以大数据驱动精准治理;要主动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创新思路和方法,加大技术监测预警和处置力度。四是加强协同,进一步提升社会共治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政企间、部门间、行业间的信息沟通和联动处置,完善工作机制,汇聚各方力量,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姜国利介绍了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的专项行动;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介绍了12321举报中心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移动转售企业、应用商店等机构联合处置诈骗电话、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不良App的情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行业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专项行动的情况;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文华介绍了加强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的国际合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中心在论坛上发布了行业内首份《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白皮书》。白皮书全面回顾了通讯信息诈骗活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诈骗活动的主要特点和关键环节,研究了通讯信息诈骗活动的成因,归纳了主要国家和地区诈骗治理的有益经验做法,总结了我国信息通信行业治理工作的措施与成效,结合当前我国诈骗治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提出改进和完善治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论坛还对来自厦门反诈中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60、阿里巴巴、腾讯等18家单位的“具有推广价值的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创新实践案例”进行了表彰。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号百公司、中国移动、360、腾讯、阿里巴巴、电话邦、蜗牛等企业也分别介绍了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的工作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分享了工作经验。